新春走基层|查甜心包養網两代村医的坚守 三代人的传承_中国网

2月20日,在广西兴业县石南镇环江包養村卫生室,梁柱包養明(左)与儿子梁德和一起完善村民的健康档案。

在广西兴业县石南镇环江村,村医梁柱明和儿子梁德和接力扎根乡村,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1968年,梁柱明接受完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包養行情资质后,回包養網排名到家乡当起了乡村医生。受父亲影响,梁德和也投身医学,1998年毕业后回到村里与父亲一起为当地群众把脉问诊。环江村人口近5000人,梁柱明、梁德和走遍了全村每一个角落,只要村民有需要,他们随叫随到。从入户进行慢病随访到开展卫生健康政策宣传,从治病救人到完善村民健康档案,梁柱明和梁德和把群众的健康放在了心里。

如今,梁德和的儿子梁思为也成了一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一学生,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毕业包養后也要回到这里,跟爷爷、爸爸一起,守护好大家的健康。”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带着大家一起科学种田,我信心十足!”(我的家乡我建设)查包養網心得_中国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下乡,汇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力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广大干部群众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推动发展活力勃发奔涌。撸起袖子,建设家乡,也正当其时。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我的家乡我建设”,探访各地各类人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故事,敬请关注。相关新媒体内容欢迎在“人民网+”客户端观看。

——编者  

要找徐淙祥,就得到田间。试验田里,徐淙祥蹲下身子,捏了把土,边搓揉,边感受土壤湿度。

摊开手,掌心布满厚实的老茧,一张口,是地道的方言。70岁的他,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种了一辈子田,是个种粮大户,在当地远近闻名。

2022年夏收,小麦平均亩产超800公斤,再创新高。徐淙祥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丰收的好消息。

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徐淙祥回信。信中指出,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这让他倍感振奋、激动不已,“我们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带着大家一起科学种田,我信心十足!”

“不下地,就吃不下饭”

轰隆隆,无人机在麦田上空盘旋,在飞手操控下,沿着预先设定的航线来回穿梭,不一会儿,追施氮肥就已完成。“有了植保无人机,施肥效率就是高!哪像过去背着大水桶、手持喷雾器,忙活一天都抵不上这机器一小时干的活儿。”站在田埂上,指着无人机,徐淙祥高兴地说。

谈及与土地的缘分,在老徐看来,是刻进了骨子里。

生于农家,长在乡村,读书的机会,他倍感珍惜。高中毕业后,徐淙祥却回到家乡种地。这个选择,让周边村民心中犯起嘀咕:好不容易出了个高中生,还有机会成为一名小学教师,舍了“金饭碗”不要,偏要地里刨食,是个稀罕事。

“我就想着能有包養一天,粮食实现高产,通过种田,大伙都能吃饱饭。”徐淙祥坦言。

凭着满腔热情,他从农业科技书入手,边学习,边实践。揣着一把放大镜,拿起一个记录本,徐淙祥一头扎进田里,用“笨办法”,观察天气变化,记录作物生长状态。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农学院的专家请教,琢磨如何种好小麦。

从风速到雨量,从植株高度到叶片颜色,老徐家中,如今摆满了一个又一个本子,写得满满当当。正如他所说的,日积月累,才能找到作物高产的规律。

老徐种田,有股韧劲儿。冬天,地冻天寒,麦苗都被薄雪盖住,有道人影,却在田里若隐若现。仔细一瞧,正是徐淙祥趴在地上,举着放大镜观察冬小麦分蘖。接过千亩高蛋白大豆丰产栽培实验的担子后,眼见豆苗长势喜人,没想到,遇着洪灾,水淹了田,急得他团团转。他当机立断,带上家人,扒沟抢排积水,三天三夜都没合眼。那一年,因天灾,不少农户大豆减产,老徐的千亩试验田却喜迎丰收。

近日,趁着天气晴好,农机手驾驶着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喷洒药剂进行除草。这不,一大早,放心不下的老徐就赶了过来,沿着田埂来回踱步,时不时抬头瞧瞧农机手作业。本不用他亲自上手,可对徐淙祥来说,这样看着才心安。

大豆开花、玉米抽穗、小麦拔节,无论何时,田间都能看到老徐的身影。手不闲,脚不停,徐淙祥拼了命,和土地结缘,与粮食为伴。就像他常念叨的那样,“不下地,就吃不下饭!”

“良种配良方,农机搭农艺,咱是科学种田”

打小,徐淙祥就有个梦想,盼着育出优良品种,念着增加粮食产量。

通过杂交逐年选育,由他培育的“太丰8号”小麦新品种和“太丰6号”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接连出炉,近10年,徐淙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豆品种4个、小麦品种2个。

作为种粮大户,徐淙祥流转了1230亩地。300亩是试验田,比对30多个农作物品种长势,开展肥料减施增效试验,其余900多亩则是用作规模连片推广示范。

虽是老农人,却有新办法。秋收时节,老徐的田采用的就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大豆混合套种的新模式,既能体现玉米边行优势,还可以发挥大豆固氮作用,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

“良种配良方,农机搭农艺,咱是科学种田!”为了改进土壤镇压效果,老徐用上了安徽省农科院改造后的新型播种机,果然土壤更加保墒,麦苗越发生机勃勃;作物缺水不用担心,只需在自走式喷灌机上设定好喷灌水量,点击按钮,便能实现自动浇灌;施肥打药,也有诀窍,不同于以往人工背负的喷雾器,使上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后,一天能完成300亩地,机动灵活,效率还高……

田间观察设备,同样从放大镜变成了高科技,建起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站。智能型虫情测报灯、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农作物病菌孢子自动捕捉培养系统……坐在家中,连上软件,轻触手机,从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到气温气压、虫情病害,一目了然。

农民挑上“金扁担”,农业包養網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新技术、新理念加持,粮食丰收更有保障。徐淙祥耕种的田地从几十亩发展到了上千亩,小麦单产不断刷新纪录,他对土地的热情却不曾消减,始终如一。

“农技推广,得用老百姓听包養網得懂的话”

遵循天时变化,把准农田命脉,徐淙祥总结出了不少经验。

既有通过麦苗形状判断长势的“小麦生产变化大,苗期掌握三耳朵”,又有讲述田管技巧的“拔节追肥不宜早,免得倒伏减产多”。老徐依据自个儿多年的种植经验,把小麦、玉米、大豆栽培技术,归纳成一个个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汇编成册,免费发给村民。

对当地农户来说,这可是高效种粮的一大法宝。“这些办法,真管用!都是他几十年里琢磨出的经验,跟着学,照着干,包養網粮食产量提高不少。”这本册子摆在了种粮大户王韶山的案头,提起老徐,他连连称赞。

许多农户把徐淙祥家当成“作物医院”,一旦发现苗情问题,立马找他“寻医问包養網药”,常能“药到病除”。“农技推广,得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在老徐看来,新技术要分享给更多人,才能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早在10多年前,徐淙祥就牵头成立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租赁入股,代管耕种。合作社还与种业公司、面粉企业签订合同,种源、销路全都打通,帮助本村和周边许多农民成功脱贫致富。

精心种、科学管,大伙齐心加油闯。2022年9月,县里成立种粮大户协会,徐淙祥当上了理事长。协会现有会员600多名,依照乡镇区位划分服务片区,每月例会答疑。从哪些品种产量高,到什么叶面肥效果好,种粮大户在一块儿你一言我一语,种粮积极性越发高涨。

近年来,更让老徐高兴的是,孙子徐旭东大学毕业后,返乡当上新农人,帮着他一起打理田地。95后徐旭东在农村长大,丰收季,大半夜,全家人一起守在田间,生怕出现差错的日子,是他儿时最深刻的记忆。

实验室里,小徐是研究员,摆弄着从试验田里收集的上千份不同品种的小麦样本,认真测算小麦茎、穗、叶的干物质转化数据;试验田里,他成了农机手,操作设备施肥打药,样样拿手。对徐旭东来说,投身农业、服务农民,在向下扎根的过程中,他也找到了向上生长的那股劲儿。

直到如今,土地仍让徐淙祥魂牵梦萦。他心中最美的图景依然是一簇簇苗,青绿、壮实,在希望的田野上,拔节生长,倏然金黄。

智慧农业助力粮食生产节本增产增效的“九步法”_中查包養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2012—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加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20.4%增长至39.8%,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中指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2022年全世界约有6.9亿—7.8亿人口面临饥饿,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仍有近6亿人口长期食物不足。我国是世界上粮食进口最多的国家,2022年我国进口粮食1.5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1.4%。因此,我国粮食安全受国际市场影响的风险较大。作为一个14亿人口大国,我国必须确保“中国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确立了新时代“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在我国农产品销售和流通环节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数字技术如何应用到农业生产环节,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目前多集中于点上的研究和小规模的应用,缺乏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数字技术应用。因此,如何在大范围内打通农业生产的数据流、将数字经济与农业传统产业融合、让数据在农业生产环节中产生高效的价值,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前提,也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命题。

我国传统粮食生产方式遇到持续增产瓶颈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了全球约20%人口的吃饭问题。推动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的举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以下简称“单产”)由167.5千克/亩(2 527千克/公顷),提高到2021年的387千克/亩(5 805千克/公顷),翻了2.3倍;我国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以下简称“化肥”)投入增加了5.9倍,农药投入增加了4.7倍(表1)。然而,我国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仅为40%左右,未被充分吸收利用的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用水量达到3 644.3亿立方米,占2021年全国用水总量的61.5%。通过分析我国1978年至今的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的关系,发现两者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 < 0.001)。1978—2002年,单位化肥施用量的粮食产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即增加化肥施用量对于提升粮食产量的作用逐渐降低;2003—2015年,我国化肥总施用量的数据仍在攀升,但是单位化肥施用量带来的粮食产量却几乎不变,也就是说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粮食增产已进入平台期;2015年开始,随着国家“双减”战略的提出,虽然化肥施用总量逐年减少,但单位化肥施用量的粮食产量则出现了缓慢提升(图1)。由此可见,我国化肥的使用已经严重超标,不仅无法促进粮食持续增产,而且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化肥还会进入土壤及水体,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

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数字化技术起步早,海量农业数据的积累支撑了国家初步建立农业智能化生态体系,实现了增产提效,如原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mpany)与美国约翰迪尔公司(John Deere)合作建立了精准数字农业生态体系。目前,德国拜耳公司旗下气候公司(Climate Corporation)推出的数字农业平台(Climate FieldView)已服务全球超过13亿亩耕地,通过海量数据采集,帮助农民优化农田决策,从而提高土地生产力,最大限度地帮助农户降低农业生产管理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我国是粮食进口第一大国,大豆和玉米的进口量排全球前两位,合计占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76%。我国大豆和玉米生产均存在单产低、成本高的问题。2021年,我国大豆单产(约140千克/亩)是美国(231千克/亩)的61%,成本(约781元/亩)是美国(593元/亩)的1.3倍;我国玉米单产(约507千克/亩)是美国(735千克/亩)的69%,成本(约1 149元/亩)是美国(806元/亩)的1.5倍。由此可见,我国大豆和玉米不仅单产低,且单产的成本是美国的2.1—2.2倍,节本增效的空间巨大。因此,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实现粮食生产中降本增产增效,是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

农业生产是一个受自然环境、生物有机体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在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是增加粮食产能的有效途径,农业农村部已将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粮食生产工作的头号工程。粮食单产的波动受到光、热、水等气候因素,土壤和地形等环境因素,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因素,品种改良等科技因素的影响。针对近15年玉米单产增加的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气候因素占48%,田间管理占39%,可见精细化管理对提高粮食单产的作用巨大。发展智慧农业,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系统,就是要通过海量数据的获取,建立农业模型和算法,摸清作物的生长规律和对光、温、水、肥等资源的需求特点,智能化精准识包養别作物的病虫害,从而作出适时适量施用水肥药和播种收获时间等的管理决策,对复杂的农业生产系统进行智能化、精准化控制。通过粮食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提升田间管理在粮食单产增加中的作用,减弱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实现“靠天吃饭”向“知天而作”的转变。

发展智慧农业的核心“九步法”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随后,我国围绕作物生长发育、种植管理管控、农业信息采集、质量检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在农业物联网产品和技术、农业传感器、水肥一体化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农业大数据的获取提供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随着我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规模化经营趋势、智慧农业技术进步,我国智慧农业迅速发展。围绕耕地土壤、种子、水资源、肥料和农药利用等包養網方面,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单项技术研究或集成技术研究,部分技术环节已取得突破,并在应用示范中取得了显著效益。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的粮食生产全链条,针对从耕整地到粮食入库的全过程,通过将碎片化的单点技术进行串联,为我国农业生产节本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撑,实现“藏粮于技”。为此,本文将控制论的概念引入农业生态系统,提出了智慧农业助力农业生产的核心“九步法”,即“两精”“三变”“三减”“一用”(图2)。利用信息技术打通农业生产全链条数据流,通过农业大数据积累,开发算法和模型挖掘数据价值,建立智慧农业决策系统,并用智能农业机械装备实现精准执行系统指令。同时,智能农业机械又可在作业的同时采集数据,实现数据流的闭环。随着系统不断积累数据,进一步加强数据驱动的模型训练,使系统变得“越来越聪明”,实现精准决策,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的增产增效潜力。

“两精”:精准整地、精量播种

精准整地。土壤精准耕整是提高农业水肥药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精准整地主要包括保护性耕作、深松和激光整地3项关键技术: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土壤径流、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水分蒸发;深松可以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透水透气性和团粒结构;激光整地则直接影响田间灌溉效率。有研究表明,经过激光整地技术平整后的土地,能够较好解决漫灌造成的水资源严重浪费问题,比传统平整土地方式节约灌溉用水21%;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19%—22%;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同时也减少了土肥流失,作物产量可提高5%—11%。此外,农田通过高精度平整后,还可以带来附加效益,如可减少灌溉沟渠和田埂的占地面积使水田土地利用率提高3%—6%。此外,根据土壤类型和种植作物种类的不同,整地深度和耕整方式要求也不一致,通过信息技术获取不同土壤类型特点和不同作物种子萌发、生长的规律,为精准整地提供个性化定制方案,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种子萌发和生长。

精量播种。作物的播种质量和产量息息相关。如果播种疏密不均,会导致生长无序、通风透气性差、营养获取不均衡、易受病虫害侵袭等问题。随着播种机械的技术进步,实现精量播种成为可能,而精量播种的前提是确定作物品种的适宜播量和最佳行距、株距等。通过构建群体尺度的作物生长模型,利用信息空间模拟不同密度作物的光合效率和生长发育规律,将为作物精量播种提供支撑。研究表明,精量播种一方面可提高作物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壮,营养合理,个体发育健壮,群体长势均衡,进而实现单产提升;另一方面可以节省或完全省去间苗时间,节约人力和能源成本;此外,精量播种还可以节约种子用粮,避免种子浪费。玉米通过精量播种可以节约种子2.7—3.0千克/亩(40—45千克/公顷),按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估算,相当于可节约玉米用种量172万—194万吨。

“三变”:变量施水、变量施肥、变量施药

水肥药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基础物质,在保障作物高产稳产和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保护水土资源及农业生态环境。因此,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加大农业生态保护建设力度是主要举措。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2022年,我国农业用水量达3 781.3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3%。我国也是化肥和农药使用大国,我国平均每亩地的化肥施用量是美国的2.6倍;平均每亩地的农药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化肥和农药的过量施用,一方面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的质量,还会威胁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此,原农业部2015年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料与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替代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施等手段,我国2021年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比2015年分别减少了13.8%和16.8%。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提出进一步开展化肥农药减施不减产行动。如何实现减施不减产,一方面要摸清作物生长的水肥需求规律、开展作物病虫害的智能化监测,另一方面要摸清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本底资源情况,二者结合生成变量作业的“处方图”。当前,随着高通量作物表型监测、基于深度学习的病虫害识别、伽马能谱仪土壤快速无损检测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数据驱动的作物生长模型构建、土壤快速全面体检提供了基础,也为变量作业“处方图”的智能化生成提供了可能。结合气象信息,还可对最佳施肥和喷药的时间提出建议。根据作物需求进行水肥药的精准施用,是减少水肥药用量、增加作物产量、提升作物品质的重要途径。

变量施水。传统农业生产的均匀灌溉方式可能出现局部灌溉过量或不足的情况,造成水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降低了作物对水的利用效率。同时,过量施水还可能引起地表径流或土壤水的深层渗漏,可能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大型喷灌机的研发为变量施水技术提供了作业载体,室内模拟或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变量灌溉可节水约4%—7%,个别田间小区试验甚至达到节水53%的效果。

变量施肥。我国化肥利用率约40%,比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低10%—25%,化肥的过量施用会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等问题。国内外变量施肥技术主要分为2类,一类是基于“处方图”的变量施肥,一类是实时监测的变量施肥;主要包含预先生成变量作业“处方图”或实时采集土壤肥力信息、施肥决策系统和变量作业机具3个关键环节。我国东北黑土区的研究表明,采用玉米精准施肥模型,变量施肥方案可比传统施肥方案节约化肥5%—10%,同时玉米增产6%—10%。

变量施药。病虫草害信息的快速获取和精准识别是变量施药的关键,相关设备包括地面喷药机械和航空喷药机械2类。近年来,航空植保技术的逐渐应用,特别是无人机等具有飞行速度快、喷洒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等优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作业效率提高了15%—35%,生产成本降低了约7元/亩(105元/公顷),对于突发性病虫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三减”:收获减损、运输减损、仓储减损

粮食产后损失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节粮减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2021年,在我国倡议下,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国际粮食减损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产后损失不仅造成了粮食数量的减少,而且浪费了生产粮食消耗的水土资源、能源动力、劳动力,以及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粮食在收获后至供应链消费环节之前被损失掉的部分称为粮食损失指数(FLI),主要包含运输、储存和加工3个方面。据估测,全球的粮食损失指数约为13.8%,谷物和豆类的粮食损失指数为8%左右。本文在粮食产后环节仅讨论从收获到储藏的过程,不包含加工和消费方面,具体划分为收获(田间收获)、运输(从田间运输到粮食存储地)、储藏(干燥后入库储藏)3个环节。有研究表明,我国三大主粮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在收获、运输、储藏的产后损失率平均为7.9%。其中,储藏环节的损失最高,损失率达到4.5%,占产后总损失率的50%以上;其次是收获环节,损失率为2.5%;运输环节的损失率为0.9%。我国三大主粮作物的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91%,基本可以反映我国粮食产后损失的总体状况。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8 653万吨,按此推算,粮食产后损失量约为5 424万吨,当年的粮食平均产量为387千克/亩,折算后相当于损失了1.4亿亩耕地产量的粮食。

收获减损。粮食收获环节的损耗主要与收获时间、气候条件和收获方式等因素有关。通过构建包含作物、气候、土壤等模块的农业模拟器,根据气候条件、作物种类和作物成熟度,可为获取最佳收获时机提供智能化决策建议;同时,通过监测作物收获包養的实时产量,可以及时预警并调整至最佳收获方式。我国三大主粮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机收率分别达到了95%、98%、80%。通过加强智能化专用联合收获机的研发和应用、制定标准的收获作业规范、加强农业机械操作手的培训等,可提高收获质量,降低收获损耗。

运输减损。运输环节的损耗不仅包括粮食重量的减少,也包括粮食质量的下降。重量损耗主要与包装破损、包装不当、装卸遗留等因素有关;而运输过程遭受雨淋或运输环境温度控制不当,均会引起粮食品质下降,甚至发生霉变,造成损失。通过运输环境的自动化监测和智能化调控,运输车辆载重的全过程监管,可有效减少运输环节的损耗。

仓储减损。储藏环节的损耗受粮食烘干和储存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大,通过建立粮食收运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仓储环境的智能化监测和调节系统,可实现粮食清选烘干损失量、仓储环境的实时预警,为减损提供信息化支撑。有研究表明,通过采用作物联合收获机收获、散粮集装箱运输、机械化干燥、粮食储备库替代农户传统储粮方式等措施,我国粮食产后损失可降低至4%以下,减损量折算为耕地面积相当于新增“无形良田”0.7亿亩。如果收获、运输、仓储3个环节均实现信息化,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将进一步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一用”:秸秆利用

秸秆的产生同粮食一样,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也需要消耗水土资源,且秸秆约占作物地上生物量的50%以上,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因此,秸秆的综合利用是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关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受到各国高度重视。据估算,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约为7.7亿吨,是粮食总产量的1倍多。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5类。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作物秸秆利用量达到6.47亿吨,合计综合利用率达88.1%。其中,秸秆还田量约为4亿吨,占62%,主要包括玉米、水稻、小麦秸秆;秸秆饲用化利用量为1.32亿吨;燃料化利用量为6 000多万吨;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量约为1 200万吨。可见,我国目前的秸秆利用仍然以还田为主,但受限于技术不完全成熟,秸秆还田后可能会出现腐解不完全从而影响来年作物出苗和生长,或是腐解过程中与作物竞争肥水资源等问题。通过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未来可开辟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推动秸秆资源利用的多样化和高值化。

关于我国发展智慧农业的建议

发展智慧农业的前提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大数据的本质是海量、多维度、多形式的数据,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只有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利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算法,建立模型,辅助或代替人工决策,才能够将大数据利用起来,发挥其应用价值。因此,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打通数据获取、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算法研发、模型构建等一系列过程。为此,针对大数据的获取、标准化和应用,建议加强如下4个方面的工作,加快农业智能化进程,助力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加强智能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应用,将农业机械变成“数据爬虫”

我国拥有18亿亩耕地,如何快速、低成本获取全面的、动态的地块级粮食生产全流程包養網大数据是个难题。作物耕种管收都需要农业机械的参与,如果将农业机械变成数据采集载体,则可以在农业生产全过程获取精确到地块级别的数据。世界上先进的智能农业机械可搭载农田土壤信息传感器、作物生长及病虫害监测传感器、作业环境传感器、农业机械装备作业参数传感器等,全方位采集发动机、位置、土壤、环境、作物等信息。我国拥有4 000多种农业机械产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78亿千瓦,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2%,三大主粮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7.3%、85.6%和90%,为通过农业机械获取数据提供了可能。然而,当前我国高端农业机械主要依赖进口,且自主研发的农业传感器数量不到世界的10%。加快构建我国自主的第3代农业机械创新体系,从“端、网、云、数、用”5个层面进行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实现数据采集、立体通信、大数据挖掘与农业机械自动化作业于一体,将农业机械发展为数据采集和精准作业同时进行的执行载体。未来通过智能农业机械的应用,将农业机械变成“数据爬虫”,在作业过程中采集农田土壤、作物生长、病虫害、气象等信息,实现农业生产全流程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建立农业大数据库并实现动态更新,为智慧农业决策系统做好数据储备。

建立农业数据采集标准,打通农业“数据孤岛”

围绕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过程,针对影响粮食产量和品质的土壤、水分、气候、作物品种习性等因素进行数据采集,是构建智慧农业决策系统的基础。影响农业生产的水、土、气、生四大类指标存在数据格式和类型不同、数据来源不一致等问题,这些多源异构数据通常以不同结构和语义表示,无法直接融合和共享。因此,应建立农业大数据共性平台底座,汇聚不同区域的农业信息,打通农业“数据孤岛”。加强低成本通信系统研发,突破全要素数据采集通信网络开包養網價格发平台、农业通信关键技术,形成天空地一体化技术融合的农业专用通信系统终端产品;针对处理海量数据技术瓶颈,开展农业生产全要素数据存储与清洗平台研发,突破以分布式存储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对象存储技术为基础的分层混合存储体系的农业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形成以数据存储处理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业大数据算力中心;建立农业生产全流程的数据采集标准,确保采集结果的可比性、可兼容性、可集成性和连贯性。

打造农业模拟器,建立智慧农业决策系统

农业大数据的核心是数据挖掘,必须与人工智能结合才能发挥数据价值。孙凝晖等基于黑土地保护提出了农业模拟器的概念,拟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科学将“数值+数据+智能”技术耦合成一个在线迭代的有机整体,构建科学研究的第五范式。农业模拟器主要包括观察、判断、决策、执行(OODA),这4个步骤同样适用于智慧农业。多源异构的农业大数据经过各种分析算法进行比较、聚类和分类归纳,将采集获得的土壤、作物、环境等要素数据搬到信息空间进行模拟分析,建立数据和模型的关系,借助智能装备构建农业生产OODA闭环正反馈系统,突破当前孤立、线性、滞后的农业模型缺陷,打通农业数据流,在信息空间完成模型的训练并进行快速迭代,从而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实现智慧农业决策系统更准确快捷,进而替代传统专家决策的方式。

制定农业数据管理规范,加强农业数据安全监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数据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9月1日,我国关于数据安全的首部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实施。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出口国,美国一直把粮食作为战略武器,实施粮食—能源、粮食—金融、粮食—贸易、粮食—科技等“粮食战争”。受气候变化、政治冲突、经济萎缩等原因,世界粮食体系越发脆弱,2022年,约9亿人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占全世界人口的11%。在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国际粮食市场震荡的形势,加强农业数据安全监管势在必行。当前,我国高端农业机械、先进的农业传感器大部分来源于进口,存在农业数据安全泄漏的极大风险。因此,一方面应加大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智能农业机械和农业传感器研发,加快替代进口产品;另一方面,应制定农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访问等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数据要素治理,确保农业大数据安全,避免农业数据泄漏造成的被动局面,将粮食安全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高树琴、张玉成,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胡兆民,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王竑晟,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张晓博,北京国科伏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福建查包養app蟳埔:簪花盛开渔家乐_中国网

头戴簪花的母女俩在蟳埔村码头前。朱来荣摄

泉州市蟳埔村,蟳埔女挑起竹篮和彩灯,盛装出行。王志超摄

蟳埔女穿过蚵壳厝民居之间的小巷子。赵建河摄

头戴簪花的游客在蟳埔社区拍照留影。张晓东摄

【乡村新印象】

“今生戴花,来世漂亮”。在我国福建省泉州市的蟳包養埔村里,总能听到这样的话语。这座渔村,无论是巷子里拍照的姑娘,还是街边包養網满头银发撬海蛎的阿婆,都盘发梳成圆髻,系上红头绳,插着满头花,成为村里靓丽的“风景线”。五彩斑斓的簪花、象牙固定的发髻、蚵壳筑成的房屋……独具特色的文化印记让这座渔村迅速“出圈”,成为知名网红地。

蟳埔村,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包養泉州港北岸。历史上,这里曾是无数商船的往来之地,各种奇珍异货堆积如山,各国商人川流不息。浓烈的海洋风情和深厚的闽越文化遗存,使得蟳埔村至包養網今仍保留着独特的闽南原生态习俗。簪花,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更是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传承。蟳埔女头上的簪花围,不仅承载着渔家人的情感和历史记忆,也体现着蟳埔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如今,每逢节假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就会把这个小渔村围得“水泄不通”。

“我们日常所戴的‘簪花围’头饰,被称为‘头顶上的流动花园’,既是中国古代妇女装饰的遗风,也蕴藏着中西方交融的海丝文化。”蟳埔村香香姐簪花围体验馆的店长黄秀端告诉记者。来自江西赣州的游客王金莲刚做完簪花,正在对镜自拍,欣赏自己的“新面孔”。“早就想来蟳埔村‘美一美’,来了以后发现这里的簪花果真名不虚传。”在她眼里,不只是簪花,蟳埔村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美。

畅游在蟳埔村,除了一座座“流动的花园”,当地的特色民居也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簪好花的游客们,很多会来到蚵壳厝旁边拍照留念,五彩的花围伴着红白相间的蚵壳墙,有种原生态的民俗美。

“蚵壳就是我们所知的牡蛎壳,蚵壳厝的墙体由白色的牡蛎壳和红砖共同砌成。据考证,这些牡蛎壳并非泉州原包養产。宋元时期,满载着丝绸和瓷器的商船从泉州驶向世界各地,返航时,为避免重心不稳,船员将异域海滩上的大蚵壳搬上船作为压舱物运回泉州,放在蟳埔海边。”蟳埔社区老人协会原会长黄荣辉说,当地人拾起一只只蚵壳,然后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蚵壳厝,成就了这个建筑奇观。

不仅如此,蚵壳厝还有隔音效果好、防虫蛀等优点。房屋坚固的墙体,优异的质量,让“千年砖,万年蚵壳”的俗语在沿海流传。这些错落有致的房屋,是许多蟳埔人温暖的港湾,它们就在潮起潮落间,伴随着蟳埔村居民的每一天。

如今,随着蟳埔村的“爆火”,当地的旅游业得以崛起。伴随着文旅市场的持续升温,当地人在探索中写出了一本新的致富经。一些靠挖海蛎为生的村民,经过培训后成为簪花师傅;一些闲置的老房子“摇身一变”,成了旅拍店。此外,许多专家也纷纷走进蟳埔村实地探访,前来游学的学生、写生的画家更是络绎不绝。

漫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黄昏时分,太阳缓缓落下,照在晋江上,泛起点点金光。灯光亮起,古老的蚵壳厝在这一刻变得熠熠生辉。蚵壳厝前,头戴簪花的阿嬷与游客依依惜别。一朵簪花,为小渔村带来娇艳而美丽的色彩,也升腾起迷人的烟火气息。(记者 冯家照 高建进)

2023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开查包養行情幕_中国网

8月14日包養,福建赛区的选手在进行航天创意赛。

当日,以“仰望星空 成就梦想”为主题包養行情的2023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海南省文昌市开幕,来自全国25个赛区的近300包養網0名参赛选手,围绕航天创意设计、太空探测、航天科学探究与创新包養網比較三个竞赛单元及载人航天主题专项赛展开为期3天的角逐。

包養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优化“查包養app乡村医生”人才机制 发展优质乡村医疗——湖北咸宁“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调研报告_中国网

为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湖北省咸宁市从2017年起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建设。为了解其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笔者团队到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崇阳县、嘉鱼县、赤壁市等地及部分乡镇、市直相关单位开展调查。调查发现,通过近7年的努力,咸宁市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下不去、艺不精、留不住等问题,还须从人才引进、培育和留用方面进一步发力。

调查显示,咸宁市现有户籍人口304万,其中农村人口212万。近年来,通过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建设,全市共配备310名大学生村医,具体成效包養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机制建立。咸宁市自2017年出台包養工作方案起,建立大学生乡村医生培养机制,合理分配招录计划,通过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报考。二是用好项目育才。按照全科医师标准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并定期选派学员到合作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践锻炼,对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大学生实行6个月的岗前培训及三年师徒结对指导,帮助其尽快适应村医岗位,扎根乡土。三是创新举措留才用才。咸宁市出台一系列政策为相关工作做好保障。一方面,强化定向就业。结合本人意愿和就近便利,安排毕业学员到村卫生室工作,享受政策规定的乡村医生待遇,年收入不低于本地村医收入包養的平均水平包養。对符合条件的,还可依法选拔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兼职。另一方面,有效提高补助。在落实省级对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医免费培养政策的基础上,对在职学历提包養升大专和本科的村医也均实行了免费培养。同时从2022年开始,对录取后的在校培养学员,提高补助标准;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职称岗位比例;对在岗大学生村医直接发放一次性就业生活补助。

咸宁市“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未学好,下不去。项目生源多来自城市,校地沟通协调不够,毕业后到基层服务面临编制、待遇、住房、社会保障、继续教育等现实困难,招生培养、签订协议、违约处理措施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二是过渡短,艺不精。根据笔者团队对2021届188名毕业生(其中在岗村医165人)进行的调研显示,毕业培训缺少统一标准,有的直接在乡镇卫生所实践一个月后上岗,有的采取“老带新”方式,导致部分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够,而且过渡期间缺少相关政策保障,使乡镇卫生所培训压力大,无法满额运行。三是保障弱,留不住。目前乡村医生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三部分:村医配合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参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所取得的经济补助;村医接诊患者时发生的基本医疗服务补偿;国家针对零差价销售基本药物的专项补助,人均年收入不足1.5万元。特别在部分地理条件较差、人口流失严重地区,乡村医生外出行医困难、成本高、收入低。

为进一步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工作,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如下:

健全过渡培训制度。一是结合乡村的现实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制定培养方案。培训应突出实用性与适宜性,注重临床能力的培训。二是探索与各级医院医生对口帮扶、上下交流机制。通过双向派遣医生,积极发挥上级医院人才设备优势,提高乡村医生专业水平。三是完善激励机制,通过行政考核和经济激励,增强乡村医生继续学习、钻研专业的积极性。

多措并举,切实保障待遇。一是多渠道保障并提高收入。探索乡村医生底薪制度,确保偏远困难地区乡村医生基本收入,提升乡村医生工作服务积极性;采取措施保障各项补助落实到位;积极探索有效补偿方案,适当提高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二是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对于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建议参照民办教师“民转公”等办法,开展乡村医生“农转公”身份转换试点,引导其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于不符合条件到龄退出的乡村医生,要进一步提高养老待遇,妥善解决乡村医生的退后生活保障问题。

注重项目宣传,优化培养体系。一是招生宣传要进村进户,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该项目具体内容的了解程度,明确“来自农村,服务农村”的定位。二是优化“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三是建立毕业生跟踪随访的有效措施。

“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是优化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应基本实现乡村医生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择优将一定比例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事业编制管理,乡村医生各方面合理待遇得到较好保障;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更好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新春走基层|两代村医的坚守 三查包養代人的传承_中国网

2月20日,在广西兴业县石南镇环包養江村卫生室,梁柱明(右)教孙子梁思为把脉包養

在广西兴业县石南镇环江村,村医梁柱明和儿子梁德和接力扎根乡村,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1968年,梁柱明接受完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后,回到家乡当起了乡村医生。受父亲影响,梁德和也投身医学,1998包養網年毕业后回到村里与父亲一起为当地群众把脉问诊。环江村人口近5000人,梁柱明、梁德和走遍了全村每一个角落,只要村民有需要,他们随叫随到。从入户进行慢病随访到开展卫生健康政策宣传,从治病救人到完善村民健康档案,梁柱明和梁德和把群众的健康放在了心里。

如今,梁德和的儿子梁思为也成了一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一学生包養網心得,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毕业后也要回到这里,跟爷爷、爸爸一起,守护好大家的健康。”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中国技术助力多米查包養網站尼克农业产业升级_中国网

今年是中国和多米尼克建交20周年,中国援多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是两国建交后最早实施的援助项目,目前已开展至第八期。自2005年以来,来自中国的专家团队与当地农业专家和农户合作,引进了多个高附加值农作物品种,促进了多米尼克农业产业升级,增进了两国人民的情谊。

“我们建立了非常出色的合作互信关系”

轻轻拿起一株海绵包裹的无土生菜幼苗,小心翼翼地将幼苗根系放入水培管道的插槽。在中国农业专家的细致讲解下,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成功完成了一次水培栽种操作。

今年2月,中国援多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水培系统在位于该国第二大城市朴茨茅斯的中多现代农业中心正式交付。斯凯里特总理在交付仪式现场表示,本次引进的水培系统对多米尼克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以及农产品出口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援多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由新天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派出的农业专家组负责实施。“在当地不少农户的要求下,我们引进了水培系统。”专家组组长孙浩杰说,水培系统能节约农地资源、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产出,这将促进多米尼克农业技术再次升级,多米尼克民众餐桌上的选择也将更丰富、更健康。

近20年来,为充分发挥多米尼克自然条件优势,专家组首先开展了品种引进和技术示范工作,成功引进了萝卜、彩椒、豇豆、西蓝花等蔬菜品种以及哈密瓜、火龙果等高附加值水果品种。包養網同时,为确保引进作物适应当地种植条件、避免农民承担试种风险,专家组以中多现代农业中心为平台,开展农业试验和成果展示。目前,该中心已成为当地最大的种苗繁育基地、技术交流平台和多米尼克国家级农业示范中心,每年繁育优质种苗数十万株,并提供无偿技术培训与指导、种苗赠送等服务。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多现代农业中心如今拥有12个大棚、1座现代化智能温室。中国援建多米尼克农业科技综合楼项目也已建设完成,该项目集研究、教学和小规模生产为一体,可实现每次包養10万株、每年50万株组织培养苗的生产。项目投入使用后可实现快速繁育优质种苗,有助于该国实现2030年农业产值目标。

斯凯里特总理表示,在中国农业专家组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多米尼克农户尝到了中国农业技术的甜头。“我们建立了非常出色的合作互信关系,多米尼克的每一个村庄都受益于中国专家的帮助,我们对此深表感谢。”他说。

“未来,多米尼克农业的韧性将进一步增强,还将拥有向周边国家出口组培苗的能力。”中国援多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多方协调官西奥菲尔包養·霍诺尔说,这将进一步助推多米尼克农业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越来越多农户坚定地选择中国农业技术”

“2021年,我获得了多米尼克年度最具创新力农民奖。2023年,我又被授予了年度最具适应力农民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专家的大力支持,你们的奉献精神和专业知识是我成功的关键。”2024年初,中国专家组收到了一封真挚的感谢信。

写信的人叫杰弗瑞·布鲁尼,是当地的一名农户。布鲁尼曾辗转多国谋求生计,在一次返乡探亲时,偶然了解到中国专家正在他的家乡推广大棚种植。“我觉得蔬菜大棚很有发展前景。”布鲁尼回忆说,他立刻着手搭建大棚,中国专家组为他送来了大棚薄膜并进行技术指导。后来他又跟中国专家组学习了栽培技术,种植了火龙果、西红柿、彩椒等,现在已是当地的“明星农户”。

“许多超市都在售卖我们的农产品,家里的经济条件改善了许多。”布鲁尼说,“更重要的是,中国专家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学会了科学种地,我对自己和家乡的未来更有信心。”

中多现代农业中心多方主任杰瑞·卡本介绍,当地此前以传统露天栽培为主,作物易受天气和病虫害影响,风险大、产量低,品质也不高。中国专家组在当地推广以大棚种植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霍诺尔说:“大棚种出的作物产量高、质量好,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热情,越来越多农户坚定地选择中国农业技术。”

3年前,布兰妮应聘到中多现代农业中心工作。“在这里,我不但跟中国专家学会了扦插、嫁接等技术,还在他们的帮助下建起了自己的苗圃。非常感谢中国专家教会了我这些技能。”

作为重要的农业教育和实践平台,中多现代农业中心为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作出重要贡献。据统计,第八期合作项目启动至今,该中心已累计开包養展数十个蔬菜、花卉和果树品种的试验栽培,累计开展对外推广培训873次,累计指导农户和学生3300余人次。

“中国专家不仅技术水平高,而且待人真诚友善”

“这哈密瓜是来自中国的优良品种,闻闻这味道,清香扑鼻”“还有这西瓜,一个有八九公斤呢,熟得正好,肯定又沙又甜”……

清晨,中国专家和当地工人一起将刚从试验田里采摘的新鲜瓜果装上汽车。孙浩杰说,每当收获新鲜农产品,大家都会挑出质量最好的送到医院、福利院等,与当地民众分享收获的喜悦。

经过近20年的相处,中国专家组已经与当地民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卡本表示:“中国专家不仅技术水平高,而且待人真诚友善。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同事在多米尼克的知名度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

拨开植株的叶片,一群中学生仔细观察着农业实践的成果——他们亲手种出的甜椒。过去3个月来,朴茨茅斯中学的学生们在中国专家指导下完成了甜椒播种、育苗、移栽等种植管理环节,如今迎来了丰收时刻。

目前,多米尼克国立大学和多所中学将中多现代农业中心作为定点实习单位和农业课园地。朴茨茅斯中学农业实践带队教师约翰介绍,该中心每年都会协助学校开展农业实践,让学生参与作物培育的全过程。他说:“长期以来,中国专家组与学校密切合作。我相信,不管未来从事何种职业,学生在这里学到的农业技能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定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在我们心里,中国专家早已不是来自遥远中国的‘外乡人’。近20年来,我们一起克服了许多困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霍诺尔说,2017年,超级飓风“玛利亚”袭击多米尼克,中多现代农业中心受到重创,但中国专家带领大家科学地筹划中心的重建,“你看,中心现在又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了。”

卡本对未来充满信心:“期待中国朋友为我们引进更多优质品种和现代农业技术理念。通过共同努力,我们的生活将更加幸福。”

多国雪雕艺术家冰城秀技_去九宮格聚會中国网

1月7日,选手在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园区进行雪雕创作。

第26届中国·哈尔滨国际雪雕比赛正在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园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的共享空間雪雕艺术家在寒风中精雕细琢,比拼创意和技巧。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家教場地<  1  2  訪談瑜伽場地3  4  5時租空間  6  7  8  9 小班教學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