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非洲儿童日:关注非洲之角干旱地区儿童 _ 中国发展门户网-国查包養心得家发展门户

6月16日是“国际非洲儿童日”,旨在让人们了解非洲儿童所遭受的饥饿、战争、贫穷、疾病等苦难。包括联合国机构在内的人道主义包養救援组织以及多家气象机构近日联合发布包養声明警告,非洲之角因连续四年雨季缺雨,正遭遇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今包養年一季度,索马里、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报告接受治疗的严重营养不良儿童人数较往年大幅增加。

这张3月23日拍摄的照片显示,在遭受旱灾的肯尼亚基利菲郡村庄,一名男孩从储水设施中取水后离开包養

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包養網價格

枪支暴力加剧!3查包養行情D打印让美国非法枪支暴涨570%_中国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年来,美国多地发生的枪击案都与非法改装全自动武器有关,这些武器和普通枪支比起来杀伤力更大,导致美国枪支暴力加剧。

美联社10日报道称,去年11月,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一名11岁男孩在离家不远处被人枪杀,枪手使用的枪支在极短的时间内连发22枪,就像机枪一样。该案件调查人员称,案件中枪手使用的正是非法改装的机枪。

美国警方表示,人们很容易通过3D打印或包養网络订购小型转换装置将合法的半自动武器改装成非法的全自动机枪。据报道,3D打印机制包養網心得作这种转换装置的时间约为35分钟,网购价格不超过30美元,并且枪支改装起来很简单。亚拉巴马州、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包養等地发生的多起大规模枪击案都和非法改装枪支有关。

美国酒精、烟草、火器和爆炸物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17至2021年期间,警方收缴此类装置的数量上涨了570%。尽管目前美国联邦法律将此类改装枪支视为非法武器,但许多州并未包養有针对性地出台具体法规。(罗希)

查包養網站“科普之翼”越来越有力_中国网

2022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2.93%,较2015年提高了1倍多

“科普之翼”越来越有力

12.93%,这是2022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较2015年提高了1倍多;

突破10亿,这是2012年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启动建设以来,服务线下公众的总人次。

数字的上扬,折射出我国科普能力的提升。

月壤来到北京首钢园、科普大篷车开到校门口……9月17日至23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公众与科学的距离。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科普工作,正不断厚植科学土壤、筑牢创新根基。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科普处处有为、大有作为

王楠结缘航天,始于一堂太空授课。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的配合下,在天宫一号演示失重环境下的独特物理现象。王楠包養是当时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观众中的一员。

“我永远忘不了那堂课上的情景。”被太空探索的乐趣吸引,王楠高考时报考了航天相关专业,毕业后更是成了王亚平的同事。

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近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天宫课堂”每次开讲,都会燃起孩子们对太空和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向往。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引导孩子接触科学,科学的种子就会悄然播下、生根发芽。

将前沿进展娓娓道来的《科学公开课》,揭开专业知识面纱的“科学与中国”巡讲……近年来,缘于科普,无数青少年走近科学、了解科学,进而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科技创新的人才基础更加坚实。

科普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公民科学素质越高,支持创新的氛围越浓厚。在北京中关村,每年新设立的科技型企业连续多年超过2万家,以“中关村硬科普平台”为代表的科普设施、科普活动深入开展,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在这里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科普处处有为,大有作为。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大历镇的竹荪种植业远近闻名,这里面有科普工作者的功劳。“土专家”高允旺破解了竹荪种植产量低的难题,为山区农民找到了致富的好路子。看到菇农缺乏种植技术,他又当起科技特派员,开办“产销科普超市”,组建农民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基层。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像高允旺一样,广大科技特派员奔赴乡村振兴一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激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科普服务和科技培训成了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连心桥”。

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杜兆江发起成立西安市中心医院眼健康科技志愿服务队,一边义诊,一边普及科学用眼知识;中国科学院发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双碳”科普成为其中重要内容;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依托“中国天眼”建起特色天文小镇,热爱天文、崇尚科学的访客纷至沓来……

2004年,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首个全国科普日应运而生,至今各地已累计举办活动40多万场次。

丰富科普供给、创新传播方式,为更多人打开科学大门

“在学校里,听课的是几十、几百人;在网上,听众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借助互联网,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找到了与年轻人对话、传播海洋知识的好方法。

两年前,汪品先在网络视频平台上开通科普账号。他的讲解妙趣横生、深入浅出,迅速引起年轻人的关注,粉丝数超过170万,最多的一期视频播放量超过400万。

直面数字化浪潮,新时代科普信息化深入推进,“互联网+科普”驱动传播方式创新,让科学知识走入生活。

传播渠道更多。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普中国平台已发布原创科普视频2.96万个、科普图文23.22万篇,逐步打造为重要的科学传播品牌和科普资源库。

科普内容更丰富。结合包養網社会热点,设计巧妙的小实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普团队借助公众号、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打造“爆款”,成功让科普“出圈”。

参与互动更踊跃。驾驶C919飞行模拟器“翱翔”蓝天、开着“月球车”在“月地”奔驰、与人工智能大模型比拼“吟诗作画”……今年的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落户北京首钢园,观众在游戏互动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前不久,科普大篷车翻山越岭,来到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拉嗡洛村新星小学。讲授航天知识、现场演示科学实验……学校操场上回荡着孩子们的惊呼声、欢笑声。

尽管我国科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对一些偏远地方,科普资源仍是“稀缺品”。如何补齐基层科普短板?

流动科普设施应运而生。科普服务跨越山水,将科学知识带到边远小城、工厂社区、乡野田间。

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普大篷车化身“草原科普轻骑兵”,远行千里为农牧民送去养殖技术;在云南省,农田边的“流动技术服务站”,为果农开展猕猴桃、大枇杷等种植培训……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遍布流动科普设施的足迹。

截至目前,流动科技馆累计巡展约6000站、科普大篷车行驶里程累计超过5000万公里,服务公众超5亿人包養次,助力科普服务更均衡、更普惠。

“这是我国采集到的第一块铀矿石”“这是核电站的‘大脑’”……前不久,浙江省科技馆组织师生走进位于浙江海盐的秦山核电科技馆。作为国内最大、公众体验最丰富的核电类科技馆,秦山核电科技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成为科普研学的热门“打卡地”之一。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激活社会资源的科普潜能。发布287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1274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设施布局进一步延伸、完善,为更多人打开科学大门。

科普手段、方式之变,彰显的是理念和机制之变。从传授知识、教授方法拓展到树立科学观念、涵养科学精神,从“以我为主”的传授到贴近大众的互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普实践,活力十足。

深化改革、协同发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新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普之翼”越来越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

2022年9月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2035年达到25%。

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多管齐下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新格局。

推动科普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一堆塑料瓶、两个废纸箱、几块旧木板、两只不锈钢碗,这些日常物件摇身一包養变就成了“水火箭”等科普装置。在河南省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每周至少一节的科学课,让不少学生着迷。近年来,固始县科技馆推出公益科学课,全县所有公办小学的四年级学生,每学期有一节科学课在这里完成。

目前,通过在中小学开设科学课程,科学师资短板逐渐补齐,网络课程普惠的优势更加凸显,科学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科普。今年7月,牙牙艺术馆在福建省泉州市开馆,作为公益科普项目,该馆将长期免费开放。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近年来,我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通过建设科普场馆、设立科普基金、开展科普活动等形式投入科普事业,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构建。

“市场的推动能够促进科普效果提升,消费者参与进来,有助于创造更多更优秀的科普作品,满足更多人的科普需求。”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与传播研究室主任陈玲说。

加强保障,壮大科普人才包養網队伍。在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沙国河设立了全国首家面向青少年的科普院士工作站。每周二和周四上午,他在这里设计和演示科普实验,深受孩子们欢迎。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需要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工作队伍。2021年,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为182.75万人,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不到2%。缺口如何补?通过强化经费支持、完善科普人才评价机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等措施,培养壮大科普人才队伍,让一批能做科普、愿做科普的专业人才脱颖而出。

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王挺认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发力,高质量科普将释放推动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根基。(记者 喻思南 刘诗瑶 谷业凯)

十四届全国查包養經驗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_中国网

   

2024年3月5日(星期二)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

赵乐际:

各位代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956人。今天的会议,出席2872人,缺席84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2024-03-05 09:03:20

赵乐际:

现在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

2024-03-05 09:03:30

赵乐际:

请全体起立。唱国歌。

2024-03-05 09:03:52

赵乐际:

请坐下。

2024-03-05 09:04:37

赵乐际:

各位代表:今天的全体会议有4项议程。

2024-03-05 09:05:07

赵乐际: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下面请国务院总理李强同志作报告。

2024-03-05 09:05:46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4-03-05 09:06:07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2024-03-05 09:13:19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第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付出艰辛努力,新冠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2024-03-05 09:17:28

中国网: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024-03-05 09:17:35

中国网: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成功建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2024-03-05 09:17:49

中国网:

——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2024-03-05 09:18:05

中国网: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央层面基本完成,地方层面有序展开。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进一步完善。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实际使用外资结构优化,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更为彰显。

2024-03-05 09:18:17

中国网:

——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能源资源供应稳定。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经济金融重点领域风险稳步化解。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2024-03-05 09:18:30

中国网: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持续好转。“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

2024-03-05 09:18:50

中国网: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6600多万纳税人受益。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

2024-03-05 09:19:39

中国网:

回顾过去一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成绩来之不易。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不仅实现了全年预期发展目标,许多方面还出现积极向好变化。特别是我们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克服重大困难的宝贵经验。实践充分表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中国发展必将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2024-03-05 09:19:50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2024-03-05 09:20:07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针对严峻挑战和疫后经济恢复特点,我们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突出固本培元,注重精准施策,把握宏观调控时、度、效,加强逆周期调节,不搞“大水漫灌”和短期强刺激,更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用力,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围绕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延续优化一批阶段性政策,及时推出一批新政策,打出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贷款大幅增长。出台支持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旅游等消费政策,大宗消费稳步回升,生活服务消费加快恢复。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制定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调控,推动降低房贷成本,积极推进保交楼工作。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方案,分类处置金融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2024-03-05 09:21:07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依靠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增强城乡区域发展新动能

2024-03-05 09:21:23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依靠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增强城乡区域发展新动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全面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出台稳定工业经济运行、支持先进制造业举措,提高重点行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升。数字经济加快发展,5G用户普及率超过50%。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放宽放开城市落户条件,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6.2%。强化农业发展支持政策,有力开展抗灾夺丰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在落实区域重大战略方面推出一批新举措,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不断增强。

2024-03-05 09:21:50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2024-03-05 09:22:01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出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总体工作方案,清理一批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分别推出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发展政策,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加强违规收费整治。深化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等领域改革。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完善吸引外资政策,拓展制度型开放。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共建国家贸易投资较快增长。

2024-03-05 09:22:47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024-03-05 09:23:02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抓好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防治。加强生态环保督察。制定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政策。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启动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2024-03-05 09:23:24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着力抓好民生保障,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2024-03-05 09:34:06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着力抓好民生保障,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聚焦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高度重视稳就业,出台支持企业稳岗拓岗政策,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服务,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强化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做好“双减”工作,国家助学贷款提标降息惠及1100多万学生。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扎实做好流感、支原体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实施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提高优抚标准。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有效应对海河等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做好甘肃积石山地震等抢险救援,加强灾后恢复重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旅游市场全面恢复。群众体育蓬勃开展,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成功举办,我国体育健儿勇创佳绩。

2024-03-05 09:34:26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全面加强政府建设,大力提升治理效能

2024-03-05 09:34:39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全面加强政府建设,大力提升治理效能。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提高政府履职能力。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0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25部,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自觉依法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注重调查研究,努力使政策和工作符合实际、贴近群众。优化督查工作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有力推进金融单位、国有企业等巡视整改工作。创新和完善城乡基层治理。扎实做好信访工作。狠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推动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平安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4-03-05 09:34:50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2024-03-05 09:35:02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多双边活动。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4-03-05 09:35:12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2024-03-05 09:35:26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2024-03-05 09:36:03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和挑战,尽心竭力做好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和重托

2024-03-05 09:36:15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一些地方基层财力比较紧张。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重点领域改革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任重道远。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不容忽视。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一些改革发展举措落实不到位。有的干部缺乏担当实干精神,消极避责、做表面文章。一些领域腐败问题仍然多发。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和挑战,尽心竭力做好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和重托!

2024-03-05 09:36:29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2024-03-05 09:36:45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2024-03-05 09:36:54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

2024-03-05 09:37:06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综合分析研判,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科技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加快壮大,发展内生动力在不断积聚,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同时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只要我们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把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一定能战胜困难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

2024-03-05 09:37:21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24-03-05 09:37:34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4-03-05 09:37:44

中国网:

提出上述预期目标,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了需要和可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

2024-03-05 09:37:57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

2024-03-05 09:38:51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大局和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进是方向和动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特别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2024-03-05 09:39:03

中国网: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综合考虑发展需要和财政可持续,用好财政政策空间,优化政策工具组合。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恢复增长,加上调入资金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现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增加财政投入,要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严控一般性支出。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适当向困难地区倾斜,省级政府要推动财力下沉,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会监督,严禁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真正精打细算,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

2024-03-05 09:39:16

中国网: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2024-03-05 09:39:28

中国网: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围绕发展大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各地区各部门制定政策要认真听取和吸纳各方面意见,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实施政策要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防止顾此失彼、相互掣肘。研究储备政策要增强前瞻性、丰富工具箱,并留出冗余度,确保一旦需要就能及时推出、有效发挥作用。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标尺,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精准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2024-03-05 09:39:37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03-05 09:39:46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系统观念,把握和处理好重大关系,从整体上深入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继续固本培元,增强宏观调控针对性有效性,注重从企业和群众期盼中找准工作着眼点、政策发力点,努力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更多为发展想办法、为企业助把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以发展思维看待补民生短板问题,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根本上说,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靠改革。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2024-03-05 09:39:55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3-05 09:40:05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2024-03-05 09:40:53

中国网: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2024-03-05 09:41:08

中国网: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2024-03-05 09:41:20

中国网: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我们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4-03-05 09:41:30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2024-03-05 09:41:40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包養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2024-03-05 09:41:50

中国网:

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双减”,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2024-03-05 09:41:59

中国网:

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发挥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举措。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2024-03-05 09:42:11

中国网:

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人才国际交流。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工作生活保障和表彰奖励制度。我们要在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上持续用力,形成人尽其才、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

2024-03-05 09:42:22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2024-03-05 09:42:31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024-03-05 09:42:41

中国网:

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需要。

2024-03-05 09:42:56

中国网: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统筹用好各类资金,防止低效无效投资。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着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落实和完善支持政策,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拆除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

2024-03-05 09:43:06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2024-03-05 09:43:19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4-03-05 09:43:30

中国网: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业。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扩大发债融资规模,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分类帮扶支持。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

2024-03-05 09:43:40

中国网: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着力推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制度规则统一。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出台公平竞争审查行政法规,完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监管规则。专项治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招商引资不当竞争等突出问题,加强对招投标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坚持依法监管,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2024-03-05 09:49:49

中国网:

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先行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部署,加大对高质量发展的财税金融支持。深化电力、油气、铁路和综合运输体系等改革,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深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

2024-03-05 09:50:14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

2024-03-05 09:50:25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024-03-05 09:50:47

中国网: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强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保支持,优化跨境结算、汇率风险管理等服务,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积极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出台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政策。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等重大展会。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智慧海关,助力外贸企业降本提效。

2024-03-05 09:50:56

中国网:

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标准制定,推动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赋予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自主权,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2024-03-05 09:51:06

中国网: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合作,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积极推动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2024-03-05 09:51:17

中国网:

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落实已生效自贸协定,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推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让更多合作共赢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2024-03-05 09:51:26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2024-03-05 09:51:36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

2024-03-05 09:51:47

中国网:

稳妥有序处置风险隐患。完善重大风险处置统筹协调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地方属地责任,提升处置效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稳妥推进一些地方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2024-03-05 09:52:03

中国网:

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分类推进地方融资平台转型。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2024-03-05 09:52:15

中国网:

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完善粮食生产收储加工体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国家水网建设。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加大油气、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构建大国储备体系,加强重点储备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数据等安全保障能力。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支撑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2024-03-05 09:52:24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4-03-05 09:52:34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2024-03-05 09:52:45

中国网:

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扩大油料生产,稳定畜牧业、渔业生产能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强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2024-03-05 09:52:57

中国网:

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2024-03-05 09:53:07

中国网:

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深化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农垦、供销社等改革,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4-03-05 09:53:21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

2024-03-05 09:53:32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2024-03-05 09:53:41

中国网: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我国城镇化还有很大发展提升空间。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让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培育发展县域经济,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县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新型城镇化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提高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2024-03-05 09:54:00

中国网:

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等战略,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抓好标志性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统筹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制定主体功能区优化实施规划,完善配套政策。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2024-03-05 09:58:51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2024-03-05 09:59:01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2024-03-05 09:59:11

中国网:

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组织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2024-03-05 09:59:21

中国网: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重点领域节能节水改造。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2024-03-05 09:59:32

中国网: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包養網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2024-03-05 09:59:42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024-03-05 10:00:02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03-05 10:00:12

中国网:

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金融等政包養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努力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

2024-03-05 10:01:14

中国网: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2024-03-05 10:01:26

中国网:

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做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救助。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完善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防止返贫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政策,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密扎牢。

2024-03-05 10:01:41

中国网: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等事业。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完善网络综合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加大体育改革力度。做好2024年奥运会、残奥会备战参赛工作。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2024-03-05 10:01:51

中国网: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压实各方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范应对,加强气象服务。严格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2024-03-05 10:02:03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履行好政府职责

2024-03-05 10:02:19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包養網比較,全面履行好政府职责。

2024-03-05包養 10:02:29

中国网: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法律。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定政策要遵循规律、广聚共识、于法有据。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政府工作人员要遵守法纪、廉洁修身、勤勉尽责,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

2024-03-05 10:05:22

中国网:

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围绕贯彻好、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优化协同高效,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在抓落实上切实做到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顺应人民群众期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大兴调查研究,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简文件和会议,完善督查检查考核,持续为基层和企业减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广大干部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并切实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2024-03-05 10:06:51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

2024-03-05 10:07:04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汇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2024-03-05 10:07:13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国防和军队建设

2024-03-05 10:07:23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过去一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和进步,人民军队出色完成担负的使命任务。新的一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统筹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抓好实战化军事训练,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构建现代军事治理体系,抓好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执行,加快实施国防发展重大工程。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2024-03-05 10:07:55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港澳台工作

2024-03-05 10:08:03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我们要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2024-03-05 10:08:13

中国网:

我们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同心共创民族复兴伟业。

2024-03-05 10:08:22

中国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外交工作

2024-03-05 10:08:33

中国网: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行径,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03-05 10:08:42

中国网:

李强最后表示,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2024-03-05 10:08:53

赵乐际:

现在进行第二项议程,审查国务院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24-03-05 10:09:01

赵乐际:

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已经印发,请审查。

2024-03-05 10:09:26

赵乐际:

现在进行第三项议程,审查国务院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审查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2024-03-05 10:13:09

赵乐际:

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已经印发,请审查。

2024-03-05 10:13:14

赵乐际:

现在进行第四项议程,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议案。

2024-03-05 10:16:16

赵乐际:

下面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同志作说明。

2024-03-05 10:16:27

李鸿忠:

各位代表:我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2024-03-05 10:16:39

李鸿忠:

一、关于修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2024-03-05 10:19:02

李鸿忠:

国务院组织法是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也是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现行的国务院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根据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对国务院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作出规定,对于保障国务院依宪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了重要作用。施行40多年来,国务院组织法一直没有修改过。

2024-03-05 10:19:07

李鸿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大力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程,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党的二十大强调,“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对推进政府组织机构法定化作出明确部署。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必要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修改国务院组织法,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重要内容载入国务院组织法,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和成果通过法律规定予以体现,进一步健全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2024-03-05 10:19:25

李鸿忠:

(一)修改国务院组织法是新时代国务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2024-03-05 10:22:27

李鸿忠:

2018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二十大对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出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载入国家机构组织法,健全党的领导的制度规定。修改国务院组织法的首要政治要求,就是明确国务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国务院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

2024-03-05 10:22:38

李鸿忠:

(二)修改国务院组织法是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制度保障

2024-03-05 10:22:47

李鸿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国务院作为中央人民政府,是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产生的,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修改国务院组织法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明确中央人民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2024-03-05 10:22:56

李鸿忠:

(三)修改国务院组织法是新时代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方面

2024-03-05 10:23:07

李鸿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是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总源头,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规定了我国各级国家政权机关的性质地位、设置产生、职权划分和相互关系,明确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同时明确规定:“国务院的组织由法律规定”。修改国务院组织法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贯彻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2024-03-05 10:23:16

李鸿忠:

(四)修改国务院组织法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举措

2024-03-05 10:23:25

李鸿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需要根据新的使命任务、新的战略安排、新的工作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使之更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修改国务院组织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制度创新成果和宝贵实践经验,与《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等制度规范做好衔接,以基本法律的形式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制度基础。

2024-03-05 10:23:45

李鸿忠:

二、关于修法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工作过程

2024-03-05 10:23:57

李鸿忠:

修改国务院组织法,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2018年宪法修正案有关规定,进一步健全国务院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024-03-05 10:24:07

李鸿忠:

修改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贯穿修法全过程和各方面。二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守正创新,注重突出体现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着眼新时代国务院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坚持系统观念,在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总体框架内与时俱进完善国务院相关制度。三是坚持依宪立法。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严格遵循宪法确立的制度、原则和规定。

2024-03-05 10:24:19

李鸿忠: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组织法修改工作。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和汇报,为国务院组织法修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重要遵循。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国务院组织法修改工作。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国务院办公厅、司法部等部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了调适性修改,研究提出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

2024-03-05 10:24:41

李鸿忠:

2023年10月、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对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并决定将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常委会办公厅将修订草案印发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征求意见,组织部署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修订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和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已经比较成熟。据此,形成了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

2024-03-05 10:24:56

李鸿忠:

三、关于修订草案的主要内容

2024-03-05 10:28:39

李鸿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共20条,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2024-03-05 10:28:50

李鸿忠:

(一)增加国务院性质地位的规定。根据宪法规定,一是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二是规定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024-03-05 10:29:00

李鸿忠:

(二)明确国务院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要求,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修订草案增加一条规定,明确国务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依法行政。

2024-03-05 10:29:11

李鸿忠:

(三)完善国务院职权的表述。一是将国务院职权的表述修改为:国务院行使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职权。二是根据宪法,增加规定“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

2024-03-05 10:29:22

李鸿忠:

(四)完善国务院组成人员相关规定。一是进一步明确副总理、国务委员的职责。二是完善有关国务院组成人员的规定,增加规定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三是将国务院组成部门领导人员统一表述为“部长(主任、行长、审计长)”。四是根据实践做法,明确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组成部门副职以及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的负责人由国务院任免。

2024-03-05 10:29:31

李鸿忠:

(五)完善国务院机构及其职权相关规定。一是在法律中明确“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概念。二是明确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确定或者调整后及时公布国务院组成部门序列名单的程序。三是完善国务院设立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的原则。四是与新修改的立法法相衔接,完善规章制定主体的规定。

2024-03-05 10:29:43

李鸿忠:

(六)健全国务院会议制度。一是增加规定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并对会议讨论决定事项的公布作出规定。二是增加规定,国务院根据需要召开总理办公会议和国务院专题会议。

2024-03-05 10:30:02

李鸿忠:

(七)增加国务院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的制度措施。一是国务院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二是国务院健全行政监督制度。三是对国务院组成人员的纪律要求。四是对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的工作要求。

2024-03-05 10:30:11

李鸿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和以上说明,请审议。

2024-03-05 10:30:28

赵乐际:

各位代表:今天全体会议的各项议程已经进行完毕。现在休会。

2024-03-05 10:30:39

四川洪雅——因绿而美 因绿而查包養富_中国网

“洪雅山美水美,文化也很有韵味。”去过四川省洪雅县旅游的游客常发出赞叹。

洪雅县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包養平台推薦深受广大游客喜爱。据统计,今年元旦假期,洪雅县接待游客15.18万人次,同比增长27.8%,实现旅游总收入11445.72万元,同比增长25.6%。

近年来,洪雅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锚定“两山”转化示范县、绿色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生态优——

天蓝、地绿、水清

青衣江,长江上游支流,洪雅县内主干河流,每年有超过2000只水鸟在此越冬。“中华秋沙鸭,是中华秋沙鸭!”隆冬时节,水天一色的青衣江畔,当地的鸟类爱好者一边兴奋地用望远镜观测,一边用纸笔记录拍到的鸟类。

“青衣江非常适合候鸟留驻。”鸟类爱好者一边说,一边打开相机,“看,这是白鹭,这是斑嘴鸭……”一张张珍稀鸟类的照片,是洪雅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的生动注脚。

百里青衣江,沉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一路山水生灵。春去秋来,时间记录下洪雅的美丽瞬间,也见证着洪雅的生态之变。青衣江及其330条大小支流、山溪覆盖了洪雅县1包養網心得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为这片沃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为洪雅这座千年古县注入了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

13只野生大熊猫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瓦屋山片区自在栖息,60万亩杜鹃在“云上瓦屋”随风摇曳,乡村污水处理池铺上了“繁花绿草”,藏酋猴也在“世界桌山”成为“网红”……百里河山,万千草木,飞禽走兽,生机盎然。

近年来,洪雅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洪雅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0天,优良率90.4%,PM2.5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青衣江水质保持在Ⅱ类,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大地因“绿”而美,人民因“绿”而富,在洪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生态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产业兴——

低碳、节约、智能

“这是一台无人驾驶电动观光车,只需要上车轻按一下按钮,即可实现无人驾驶。”近日,在洪雅经开区道达智能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相比一般车辆,智能化交通设备运量大、能耗小、污染轻,在减污降碳方面有更突出的优势。”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积累,公司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相关技术,已先后获得30余项专利。

节能减排的行动不止于此。走进洪雅县龙吟滩湿地公园,大量的“竹钢”产品被应用于户外模压地板和扶手栏杆上。“洪雅本地企业生产的‘竹钢’具有低碳环保、高强度、高密度、阻燃等优点,在加工过程中,极大程度地保留了竹材纯天然的色泽与纹理,非常适合用作景观建筑材料。”“竹钢”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从一根根翠绿的竹子变成“竹钢”板材,这是洪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切片”。

眼下,“天府粮仓”洪雅示范区的田间,经历了一季的收获,进入休眠期的川芎和油菜藏于土中、静待萌发。田边,大数据农情观测系统正在进行气象、病情、虫情、苗情和墒情数据采集。纵横交错的田野里,一派欣欣向荣的现代包養網化农业发展景象。

“我们采用机械化集中培育,粮食的主要养分是有机肥,同时在田间装置了各类高频杀虫灯,采用生物农药等绿色生态防控技术,多措并举,保证原粮品质。”农田管理人员介绍。

机械化、规模化、数字化为“洪雅粮”保驾护航,也让绿色生态的农业生产模式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

近年来,洪雅县推行“种养循环+化肥农药减量”的绿色发展模式,推动粮食生产绿色高效,实现“沃野良田卧山水,五谷丰登人丰足”。洪雅县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包養網先行区创建县。

生活美——

富裕、活力、幸福

有“天府旅游名县”之称的洪雅,近年来依靠自身生态资源禀赋,打造出“云上瓦屋”、烟雨柳江等一系列文旅场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

“乡村美了,游客多了,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说起这几年的好日子,洪雅县复兴村村民王成脸上挂满了笑容。

复兴村地处洪雅县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是国家级传统村落。“以前,受制于村里的交通条件和落后的发展理念等,来村里的游客不多,村里的农家乐也零零散散。”王成说。

2012年,复兴村进行村道、民房升级,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随后,在包養当地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部分村民开始将自住房改建为农家乐、民宿。村里在对青羌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也着力挖掘新的消费点。

如今,村美了、景活了、人多了,乡村发展起来了,群众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了。“我们吃上了旅游饭,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村民们说。

背靠青山,绿色发展,复兴村是洪雅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

不久前,洪雅柳江古镇景区成为“四川广播电视台影视剧拍摄基地”,这是四川省首个以A级旅游景区为主体的影视拍摄基地,一系列会节活动在此展开,将“美丽洪雅”全方位展示给大众。

长期以来,洪雅致力于探索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坚持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先行者,“美丽”“活力”“幸福”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

洪雅城区的田锡水景公园,流水潺潺、绿草如茵,一派生机盎然。三两市民漫步其中,戏水、畅谈,乐享属于洪雅这方水土独特的冬日好时光。

像这样的城市公园,洪雅还有许多——集生态修复、市民休闲于一体的“引青入城”,满足市民娱乐休闲、惠及广大群众的龙吟滩湿地公园,即将建成投用的滨江城市公园……

人行其内,移步换景。城市公园的建设,让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更具生机活力。同时,小区道路、雨污管网、供排水、绿化等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品质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如今,“生活在洪雅就是幸福”,正成为当地人的切身感受。

乡村产业助农增收致富_中查包養經驗国网

这是4月10日拍摄的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花海景区(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立足自身区域优势,通过打造径山茶产业集聚区、培育鸬鸟镇蜜梨和瓶窑镇蜜桃等特色农业、发展民宿及观光旅游等方式,不断壮大各类乡村产业规模,助农增包養網排名收致富。2023包養網年,余杭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6.47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5.5万元。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这是4月9日拍摄的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福山家庭农场内种植的桃树(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4月9日,村民在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雅城村的梨园内为梨树疏果。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4月10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村民在村庄周围的茶山上采摘径山茶(无人机照片)包養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4月7日,径山村村民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古钟茶厂内制作径山茶。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4月7日,游客在杭州包養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体验传统点茶。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4月10日,游客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花海景区游玩。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4月10日,游客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花海景区游玩。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春查甜心寶貝包養網风送岗促就业 招聘求职人行早——大连2024年首场大型招聘会见闻_中国网

初春时节,春寒料峭,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内却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一片火热景象。大连开年后首场大型招聘会正在这里举行,求职者拿着简历,在心仪企业的展位前排起长队,等待着与面试官一对一交流。

3月2日,在2024年大连市春季人才招聘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现场,575家企业带着2万余个就业岗位前来参展,招聘范围涵盖高精尖专业技术、高科技产品研发、生产加工类技能操作、信息技术开发及软件服务、新媒体运营、财会金融、行政人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储备等多类岗位。

大连市春季人才招聘暨大包養網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张博群 摄

“早上8点我就从学校出发了,准备了20份简历,想赶早来看看,找个本地工作。”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专业研究生苏斌伟说,秋招时已拿到一家南方企业的录用通知,但还是想留在辽宁发展。一方面离父母近一点,另一方面也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建设家乡。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场招聘会设置了高校、重点企业、IT和制造业、综合类企业、新业态平台经济五大专区。

在东北特钢展位,求职者将咨询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该公司工作人员刘天琦正在向求职者介绍公司情况:“今天我们带来了200多个岗位,招聘范围包括冶金类、材料类、电气类、机械类等多个专业。除了招聘简章上列明的基础薪资,我们还提供免费住宿、工作餐补、免费通勤车等多项生活福利。”

“不到半天时间,我们就收到了上百份简历,一直在跟求职者交流,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招聘会的火热场面和求职者的热情超出预期。”大连华一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宇说,该公司聚焦锂电池电解液相关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二期工厂将于包養今年投入使用,目前急需化学、材料专业的毕业生,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

在恒力石化展位前包養,天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高卉鑫包養網價格正在与面试官交流岗位要求、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她告诉记者:“今天的招聘会,我投出了5份简历,不仅考虑了大型企业,也考虑了一些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型企业。目前已经与一家公司达成了初步意向,接下来将认真准备笔试和面试。”

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新华社记者 张博群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给求职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服务,这场招聘会还设有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专区,6名职业规划师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科学高效的职业测评、简历修改等服务。大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负责人杨玉说:“我们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帮他们推荐合适的企业和岗位。”

“今天的招聘会共吸引3.6万人入场洽谈,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9126人次。”大连市人社局副局长夏宏杰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今年计划组织开展“我爱大连·就选大连”公包養網排名共就业服务活动100场,举办春、夏、秋三季大型招聘会,开发“万岗计划”岗位7万个以上,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记者张博群、郭翔)

老酒酿出“新味道”_中国去九宮格見證网

新年伊始,来不及喘口气,曹华明又忙开了,为即将登场的研学活动做准备。眼下,正值一年一度的“冬酿期”,在“黄酒之乡”浙江省绍兴市,酿酒颇为讲究天时,一般立冬后就开酿,直至清明才结束。而办活动更是为了聚人气、打名气,全村上下热腾起来。

“绍兴黄酒出东浦,东浦黄酒源南村”,此话彰显出越城九宮格区东浦街道南村村的“酒坛地位”。作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华明难言是酿酒高手,可对浸米、蒸饭、摊饭、落缸等流程也早已熟稔于心。当然,其职责在于“总导演”,得张罗好各路人马。

南村是绍兴手工黄酒的发源地,酿酒已有近2000年历史,明武宗御赐字号的孝贞酒坊、获得绍兴黄酒历史上第一枚国际金奖的云集酒坊皆诞生于此。如何将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2022年,利用毗邻黄酒小镇景区的区位优势,村里启动“黄酒源乡家庭手作酿造村”产业复兴计划,“酒乡越音家”共富工坊应运而生。

曹华明坦言,一直以来,南個人空間村名声在外,虽然不乏酒坊,但多为家庭式小作坊,且不少存在教學場地经营不规范、销交流售渠道窄、产品包装差等问题,很难卖出好价格,竞争力也在慢慢消减。“打造共富工坊的目的,就在于统一标准、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延伸链条。为此,我们成立了强村公司,引进了专业团队,利用党建结对,修复了云集酒坊原址,挂牌了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说起这一年多来的实践,曹华明滔滔不绝。

自从有了“酒中有戏,古泊南村”主题定位后,乡村建设与招商运营一下变得有的放矢。这戏便是绍兴越剧,缘于村里有位名家——两次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吴凤花。两者联袂后,村里南北两大主入口,一条“越酿之路”,以黄酒古法酿酒八步法为主题;另一条“越音之路”,则沿线布设花海、越剧主题公园、越剧十姊妹等特色节点,碰撞出精彩火九宮格花。

如今村企联姻后,工坊办小樹屋出了绍兴首张乡村黄酒手工酿酒坊执照,经过创意化的包装,普通产品化身伴手礼。老酒酿出“新味道”,闲置的空间也有了“新生命”,目前所引进的十多个业态,均与黄酒相关。专业化团队的介入,为不同节气、不同人群量身定制研学产品。

一村兴不算兴。东浦街道党委委员冯倬程告诉记者,眼下,东浦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上先行先试,以黄酒酿造产业为切入点,通过产业链接型党建联建,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相近相邻产业企业区块、行业协会、产业发展相近村等开展联建,打造形成了一条“越酒源乡”共富带,有效推动了浙东运河沿线乡村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南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600万元,经营性收入较去年增长超120万元,工坊实现营收85万元,手工黄酒销量增长超20%,相关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增加3万余元。值得一提的是,共富带动5个村庄的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达到647万元,同比增长12%。


网红城市现象调查去九宮格講座_中国网

淄博的“烧烤淄味”、哈尔滨的“冰雪奇缘”、天水的“热辣滚烫”……去年以来,一批城市以各种方式出圈走红,掀起一波接一波城市文旅热,也充分显示出经济恢复发展的潜力与活力。

“网红城市”何以频频出圈?对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有何启示?网红城市如何乘势发力推动发展?其他城市如何借鉴?带着这些问题,近期经济日报记者赴哈尔滨、淄博、重庆、西安等新老网红城市调研采访,一探背后的秘密。

热于线上源自线下

网红城市不是新事物。早在2018年前后,重庆李子坝轻轨穿楼、西安永兴坊摔碗酒爆火,就让这两个城市尝到了甜头,不仅成为“第一代”网红城市,也是霸榜热点旅游城市的“长红明星”。

而今,新的市场与消费环境对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文旅产业强势复苏,网红城市以更加迅猛的势头竞相登场:长沙、理塘、榕江、淄博、哈尔滨、天水……似乎不需要任何前奏,这些城市就骤然红了。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假日期间,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000%;同年4月15日,淄博火车站到发旅客83635人次,创该站单日旅客到发量历史新高。此后,接力棒交到哈尔滨手中——2024年元旦3天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双双冲到历史峰值;春节假期首日,哈尔滨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44%,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40倍。

相对于传统热点旅游目的地,网红城市打造了文旅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的出现与社交媒体特别是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分析此前走红的城市,都有一个引发大家关注的载体或符号——淄博是烧烤,哈尔滨是冰雪,天水是麻辣烫,榕江是“村超”,重庆是“魔幻8D”,西安是“大唐文化”……这些载体和符号,既是城市特色的提炼,更是连接城市与网民的“密码”。

网红城市热于线上,却源于线下;走红的载体和符号看似由网民提炼和赋予,实则依托于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和长期打造的优势产业。

作为我国现代冰雪文化肇兴之地,哈尔滨此番以冰雪出圈并不意外,背后是当地狠抓冰雪产业、冰雪经济的持续努力。哈尔滨伏尔加庄园总经理韦敏芳介绍,哈尔滨1963年就在兆麟公园举办了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太阳岛雪博会诞生于1988年,今年爆火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已经有25年历史。

近年来,哈尔滨持续放大冰雪这个鲜活的城市符号,提出“超长待机”理念,把传统的冰雪节向冰雪季延伸拓展,陆续出台了《哈尔滨冰雪文化之都(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哈尔滨市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并于2023年初开始谋划实施夏季避暑和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正是这样的聚力发展,哈尔滨才迎来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淄博市张店区烧烤协会会长、正味烧烤店负责人刘静经营烧烤生意已有15年。在她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露天烧烤在淄博逐渐兴起,“淄博是老工业城市,人们喜欢下班后吃烧烤、喝啤酒。淄博人习惯吃面食,用小饼卷着撸串,再配上小葱解腻,很好吃”。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许多城市已禁止看似“散乱脏差”的路边烧烤,但淄博没有一禁了之。张店区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仇文明介绍,2015年,淄博开启了为期3年的露天烧烤集中治理,“主要下了‘四步棋’:一是依法取缔占道经营、无证经营等不合规的摊点;二是规范烧烤‘进店、进场、进院’经营;三是淘汰传统碳烤炉,发明并推广了‘无油烟净化炉’和‘小保温炉’;四是各区县规划建设烧烤城、烧烤大院、夜市街”。经过几年的攻坚,淄博解决了露天烧烤治理难题,实现了“既要烧烤也要环保”“既要民生也要环境”的多赢。算起来,看似偶然的烧烤热,淄博其实已经默默努力了很多年。

随着消费者对旅游体验需求的不断提高,城市不仅要靠“吃喝玩乐”吸引游客,更需要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美誉度,与游客产生情感共鸣。淄博是齐文化发祥地,“重工重商、尊贤尚功”的齐文化精神内核为这座城市提供了精神滋养。淄博走红后,最为大家称道的话题之一是“诚信经营”。有美食博主自带秤到淄博10家摊位测试,没有一家店铺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甚至有的店铺还“多送”“免费尝”。淄博凭借真诚打动游客,“人好、物美、心齐”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代名词。

老牌网红城市重庆和西安的持续火爆,同样缘自对城市特色的挖掘、坚持和创新。

在重庆采访期间,多位受访者不约而同提到2018年的全市旅游发展大会。那次大会确立了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目标定位。恰是2018年前后,李子坝轻轨穿楼的短视频开启了重庆的网红之路。外地人难以想象的奇观,其实是一座有着深厚工业基础的山城,结合地形特征为解决居民出行所做的巧妙设计。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能保持“长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近年来,西安全面提升秦始皇陵、汉长安城未央宫、唐大明宫等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水平,打造高品质“博物馆之城”。同时,积极运用场景化、科技化、时尚化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这为西安文旅产业发展打下深厚基础。曲江文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茜介绍,早在2000年初,西安就率先谋划设立了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区。2018年开始,其旗下的大唐不夜城文旅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对盛唐文化的深入挖掘,依托网络平台传播,打造了巧笑嫣然的“不倒翁小姐姐”、爆梗不断的“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动不动的“悬浮武士”等现象级文化IP。

陕文投集团总经理卢涛认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为做好互联网时代文旅营销作了铺垫。从城市建设、公共文化空间打造的角度,做好文化的传承和展示,有助于实现“网红”到“长红”。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胡传东说:“城市最具吸引力的引爆点是等不来、学不来、蹭不来的。它必须建立在对城市地理人文核心要素精心梳理、认真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提炼,耐着性子培育。”只有长期的持续深耕,才有机遇降临时的尽情绽放。

城市治理能力的大考

城市红了,游客来了,数据亮眼了,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可能超出承载能力的服务需求,以及身处网络“聚光灯”下的担心与焦虑。如何响应游客需求做好服务,抓住机会促进城市发展,对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一场大考,也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良好契机。

城市走红,最直接的效应之一是倒逼政府部门提高行政效率。淄博走红后,八大局便民市场等地短时间内迎来大量客流,停车成了难题。仇文明告诉记者:“我们突出一个‘快’字,1天内完成道路两侧6000平方米绿化带的铺设,3天内完成八大局便民市场附近道路的改造提升,重点区域围挡围栏、休息座椅的安装,都是当天定下来当天实施。”

淄博市张店区服务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赵承滟的讲述也体现了这种效率和服务意识。“张店区作为主城区,是承接游客的主力。我们组织市场监管、交通、城管等各个部门的同志集中办公,随时解决游客反映的问题。虽然很多问题都在意料之外,但我们的态度是不让问题过夜。”

今年春节,重庆市巴南区因白居寺长江大桥晋升为重庆最新网红打卡点。巴南区从1月13日发九宮格现大桥出现传播小高峰,到成立“白居寺长江大桥网红点服务指挥部”只用了3天,1月19日观景平台等设施就竣工了。这样的速度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除了效率,主动服务意识的提升则是另一个要件。当前旅游市场强势复苏,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一场服务大考。哈尔滨的经验是必须从提升感受和体验入手,通过有温度的城市管理让游客感受到整个城市的好客、热情和温暖。

哈尔滨的走红过程颇具戏剧性。它被互联网关注到,原本是因为冰雪大世界的退票风波,但哈尔滨真诚回应批评,安抚群体情绪,退票、伴手礼是经济补偿,姜糖水、道歉信是精神抚慰,增设提示牌、延时营业是精准开方,而官方后续推出的冰雪大世界建造过程纪录片和建设者寒夜赶工的短视频则是文化传承和价值引领,最终变被动为主动、化质疑为认可。一个商业景点的突发事件,反而成了引爆冰雪季的关键点。

“当前消费形式花样翻新,现有监管理念和手段未必完全匹配。这就更需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助力其发展。”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企业处负责人蒲小敏将其总结为“七分服务、二分管理、一分执法”。

在流量经济时代,网络热度能够给一座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但当城市方方面面都摆在“显微镜”下时,公共服务供给以及消费环节的任何缺位、失位都极易形成负面舆情,对城市形象形成“反噬”。城市在承接流量红利时,必须有一整套应对机制作为保障。

城市走红后,显而易见的是“花式宠粉”和游客的极致欢乐,隐藏其后的是当地的极致保障:将接待游客作为“一把手”工程,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精准调度各项工作、解决各类问题、处理突发事件、完善机制流程,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专班推进、社会参与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组建跨公安、城管、交通、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的执法队伍,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统筹、一股劲作战、一体化推进”的良好局面,全力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治安环境。

“网红变长红、流量变留量的关键因素,是要创造‘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优质消费环境。”淄博市市场监管局四级调研员周琳介绍,去年4月,淄博市建立了提振消费联個人空間席会议机制,设立办公室以及食品安全和消费价格等10个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形成常态运行、定期会商、长短结合的工作体系。“五一”假期期间,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当日投诉、当日办结,全员在岗、全天候处置”的工作要求,在人员密集场所显著位置广泛公布投诉热线,上线“您码上说·我马上办”小程序,特急类诉求2小时回应24小时办结;建立接诉即调先行赔付机制,政府设立30万元保障资金,消费领域小额纠纷即调快赔。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重庆的全国游客满意度长期排名全国前三。怎么做到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复盘加监督的“硬核”模式。重庆市文旅委主任冉华章介绍,重庆设有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市长担任组长,协调各方工作,定期复盘重大节假日文旅市场表现;由文旅委与市政府监察办联合,对全市各区县在市场整治效能、投诉举报处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大排名,月点评、季通报、年考核。

“我们还曾派出暗访组拍摄视频,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现场播放、点评,被点到小樹屋的区县领导汗都要流下来了。”冉华章认为,抓旅游市场秩序就得有这样的力度,久久为功,否则,等流量来了才重视,一时半会是抓不起来的。

走红规律有迹可循

3月初,记者到达重庆时元宵节刚过,正处于重庆旅游的淡季,但解放碑的大街小巷依然随处可见拎着行李箱的游客,夜晚的洪崖洞还是一片喧腾。街边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

“这种人间烟火气非常打动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杨永丰认为,被压抑许久的跨区域流动需求充分释放,政府以行政区域为单位促消费,再加上社交媒体助推,是网红城市出现的直接原因。

“哈尔滨热”之后,各地文旅局开启了“花式内卷”模式,期待能成为下一个幸运儿。如何才能成为网红?虽然无法简单复制,但一些规律也逐渐有迹可循。

文旅融合是本轮网红城市最突出的特质。在实践中,融合的不仅是“文”和“旅”,还包括文旅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文旅新模式和消费新场景。

分析此前出圈的网红城市,大多都有以下基础要素:

一是特色美食。美食作为旅游要素之一,在城市营销中分量越来越重。重庆火锅、小面,西安羊肉泡馍,淄博烧烤,哈尔滨锅包肉、冻梨,几乎出现在每一份打卡攻略中。

二是代表性的生活场景。场景更加生活化、日常化、趣味化,是网红城市与传统旅游城市最大的区别分享。相比看标志性景点为主的旅游方式,年轻人更偏向体验当地人独具特色的生活。去哈尔滨逛早市、搓澡,去重庆吃火锅、洗足浴,往往能激起网友“我也想试试”的热情。

三是“性价比”标签。网红城市旅游潮的发起者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倾向“特种兵式”旅游,喜欢性价比高的消费方式。淄博烧烤双人餐五六十元,重庆解放碑核心景区吃一碗小面只要7元钱,哈尔滨中央大街的锅包肉48元一大盘。在性价比这一点上,新老网红城市达成了高度一致。

当然,这些要素是城市走红后表现出来的“显性特征”,而城市走红的“潜在特质”则包含更多内容。

西安市文旅局副局长程锐告诉记者,西安对于文化的挖掘是逐步深入的,以往只是把历史的风貌原模原样呈现给游客,现在是进行结构调整,按照新消费需求进行多角度呈现。比如,打造大唐不夜城就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把景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结合起来;长安十二时辰则将唐朝的市井生活极大程度进行还原,创新消费场景。

西時租空間安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高东新认为,要把文旅资源和现在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年轻人的需求融合在一起。不光要把它展现出来,还要考虑怎么样和其他业态融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从参与者来看,这波网红城市是“Z世代”进入旅游市场的直接产物。携程数据显示,淄博最火爆期间(2023年3月到5月)和哈尔滨最火爆期间(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其游客群体均以“90后”“00后”为主,占比分别为63%和70%。这群线上疯狂为网红城市“打call”的年轻人,正是线下最活跃的游客群体。

有人无法理解那么多年轻人去网红城市凑热闹。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张云耀提出“旅游心理账户”概念,它把人们不远千里去吃一顿烧烤,或在人头攒动的街头拍一张身穿汉服的照片视为存入价值,把这些内容分享后引来的关注视为产出价值。体验网红城市的时间成本虽然高,但经济成本普遍不高,还能带来很强的参与感和群体认同感。只要收获的情绪价值超过自己的付出就是有意义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认为,网红城市顺应了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提供了超高情绪价值和性价比。可以说,只要年轻人对社交平台的使用习惯没有变,城市波浪式出圈的趋势大概率还将持续。

从传播方式来看,网红城市的出现与短视频大爆发在时间上是吻合的。2018年以后,短视频平台迅速发展,使用者越来越多,发布内容日益丰富和生活化,使得众多城市有机会登上流量舞台;大量的内容需求促使越来越多自媒体、机构媒体盯着流量话题,直接助推了网红城市话题讨论热度;而数亿用户每天活跃在短视频平台,成为城市走红的重要基础力量。

目前,各地政府、景区、企业大多与主要短视频平台建立了联系,并有专门团队负责网络营销。据重庆九龙坡区文旅委党委副书记黄抒绚介绍,拥有“渝可渝爱”“四喜丸子”的重庆动物园,新媒体团队多达20人,重庆文旅委还曾邀请影视明星联动。在西安,“网感”同样是政府机构和企业的标配,不仅各个政务号经常亲自下场营销,每个旅游企业也有自己的营销团队,“毛笔酥”“小南门早市”“盛唐密盒问答”,不断推出的特色玩法持续强化城市形象。

虽然大多数网红城市的走红引爆点是网络自发聚焦形成的,但相关部门的持续营销无疑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城市走红后,相关部门有意识地主动引导和借势提升,将游客需求与当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十分关键。

对网红城市而言,一次出圈不难,难的是持续输出热点,让自己一直站在浪尖。胡传东认为,持续培育传播点的过程还应当与城市更新的规划设计结合起来。比如洪崖洞火了之后,重庆又在附近改造了戴家巷,既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也让游客有常来常新之感,形成新的传播热点。

做好“长红”大文章

被当做网红广泛关注,知名度大幅提升,是一个城市的“高光时刻”。但对城市发展来讲,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能否把文旅“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把短期网红转化为长期促进城市发展的后劲和动力,是网红城市要持续做好的大文章。

——“旺丁”还需“旺财”。

旅游有很好的藏富于民效应。它直接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等上下游产业,而这些产业是中小微企业、个体户最集中的领域,对于稳就业、稳收入、稳经营主体具有重要意义。

周静跟家人在重庆渝北区一处居民小区开了一家“山城家常菜”,离解放碑有几十公里,餐厅只有七八张简易桌。可就这么一家“苍蝇馆子”,因为被网友吃上了“大众点评必吃榜”,现在已成了“游客专供”。周静笑着“抱怨”,“有的客人没下高铁就打来电话预订虎皮肘子。我姨爹炒菜炒得手杆儿都要断了,也忙不过来”。

身处核心景区的商家更不必说了。围绕着洪崖洞、解放碑、观音桥的餐饮民宿相当火爆,涌现出杨记隆府、珮姐火锅等全国知名的餐饮企业。重庆晚陌民宿创始人张女士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他们在美团等平台上挂着80多套民宿,入住率稳定在70%。

天眼查数据显示,“逛吃逛吃”是网红城市增长最快的产业门类。2018年至2023年,零售业以及餐饮业常年位居重庆、西安两地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前列,特别是2021年以来,连续3年第一、第二名均为综合零售、正餐服务。

网红城市还赋予企业此前没有想到却又顺理成章的光环效应:本土企业向外扩张时享受到了口碑红利。

“杨记隆府目前在全国共有60多家门店,只有17家在重庆。”杨记隆府联合创始人舒波说,进入北京市场时,这家常年排名大众点评“重庆餐厅热门榜第一名”的餐厅打出“重庆最受欢迎江湖菜”的口号,帮助企业迅速站稳了脚跟。

重庆金色印象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朝荣记得,当初在西安开店时发出的一条推文下,许多在金色印象“找回双腿”的客人晒出自己在重庆单日暴走3万步的经历,并邀请他们赶紧来自己所在的城市开店,这成为他们全国扩张的底气。

城市红了,人气旺了,经营者心里是高兴的。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新添了甜蜜的烦恼——来的人多固然热闹,可游客打卡不刷卡,城市旺丁不旺财。

“李子坝春节1天来5万多人,堵车堵得看不到桥头,公安、交警、城管派了大量力量维持秩序,但游客在观景台拍个照就走了。”重庆上清寺城管大队相关负责人觉得,“跟投入相比,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太明显。”

新晋网红城市也普遍面临这一烦恼。哈尔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度,按常规口径监测,哈市共接待游客1.35亿人次,比2019年增长41.4%,但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692.45亿元,仅比2019年增长7.4%。泼天人流并没有带来泼天富贵。

“旺丁不旺财,总比财不旺、丁也不旺强。”宋瑞认为,文旅要算长期账。当前客流量是核心,只要人流动起来就有机会。

——文旅热推动产业兴。

对城市而言,走红带来的直接收益是重要的,但乘势丰富消费场景,延伸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厚实城市发展基础,则是更重要的契机。

近年来,借势中国传统文化热,西安大力发展汉服妆造产业,着力扶持汉服企业,全国5000多家汉服店,有3000多家在西安。同时,西安还因势利导,打造以汉服为核心的互动消费新场景,尝试“动漫游戏+汉服”“餐饮+汉服”“曲艺+汉服”等新的混搭模式,催生培训机构,也带火妆造师等职业,延长了产业链。

重庆延伸发展演艺产业。重庆杂技团推出的驻场演出《极限快乐》,将李子坝轻轨穿楼、长江索道等元素融入杂技,迄今已演出1300多场;重庆新亚集团将渣滓洞烈士的故事改编成舞台剧《1949》,配合360度旋转的立体舞台,极具视觉冲击力,已连续上演1500多场,节假日一票难求。

淄博不是传统的旅游城市,因烧烤走红后,文旅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淄博以烧烤引流,加大全市景区景点宣传力度,举办了“追光海岱楼·奇妙淄博夜”“就在淄博”城市艺术SHOW等特色活动2000余场,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红叶柿岩、海岱楼等景区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2023年,79个重点文旅项目加速推进,投资完成率达110%。海岱楼钟书阁经理郝丽告诉记者,“我们拓展海岱楼利用空间,打造餐厅、‘稷下学院’体验课堂等新场景,进一步提升游客沉浸感和参与感”。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淄博文旅市场热度持续,热门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创近年新高。清明假期首日,八大局游客就多到限流,假期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

哈尔滨积极推动冰雪旅游向各领域延伸,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创意设计、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加快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激发振兴发展内生动力。哈尔滨林达世界欢乐城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洋认为,哈尔滨是一座有历史底蕴、有文化特色的城市,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增长点。除此以外,节事活动也可以发力。他介绍,“哈尔滨本来就有冰雪节、音乐节,我们公司又打造了夏季哈尔滨啤酒盛宴、草莓音乐节等,通过文化消费活动丰富游客体验”。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淄博烧烤”出圈后,城市得到了更多关注和发展机会。作为一个工业城市,淄博清醒地认识到,以“流量”效应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才是这座城市追求的教學場地“留量”。借助城市流量,淄博抓住时机开展“上门招商”,市县两级领导带队赴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围绕20条优势产业链邀请外地客商来淄考察,对接引进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和项目。今年2月19日,淄博召开的“新春第一会”就是聚力突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全市上下都希望抓住机遇,加大资本、人才、产业、技术招引力度,把“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让城市高质量发展拥有持久动力。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走红意外带火了蔓越莓。抚远红海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峰曾经一天接到过350个电话,都来找他聊合作。

文旅经济,短期看文旅、长期看经济。长远来看,城市发展的后劲在工商业。城市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对人才、企业的吸引力,最终还是要看城市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

中科摇橹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重庆两江新区。公司创始人郑道勤说:“重庆加工制造基础强,政府制定了‘33618’产业规划,吸引新技术新产业。”落户后,企业很快对接上重庆长安、京东方、赛力斯等企业,近两年年均营收增速超300%。

数据显示,仅2023年,重庆就有中国长安线控底盘、吉利动力电池、奥松MEMS传感器等项目落地开工,庆铃博世氢动力系统、海辰储能电池、卡涞新材料、日立能源变压器等项目建成投产;汽车产量升至全国第二,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万辆,AITO问界系列、阿维塔系列等中高端新车型持续热销,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6.7%。正是这些工业基础撑起了重庆3万亿元GDP的基本盘,也让郑道勤选择了重庆。

在调研采访中,有几点感受十分深刻:

第一,文旅是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发展信心的重要突破口。信心既需要经济指标的支撑,也依赖社会情绪的引导。文旅消费侧重于满足情感需時租會議求,易于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且由此带动的人流、物流和消费热潮体现经济活力,显著提振发展信心、引导社会预期。走红后,淄博、哈尔滨、重庆、西安等城市都充溢着昂扬向上的奋发精神,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劲头尤为突出。

第二,城市发展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需求端与供给侧的双向奔赴。微观看,要以游客需求换位思考,结合当地优质资源,通过市场机制吸引经营主体和当地群众参与,打造多业态、多元化文旅产品,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中观看,要延长产业链,引导文旅热向周边产品和产业延伸,同时发挥好热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整合周边优质资源,形成合力。宏观看,要科学制定产业规划,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参与、百姓有收入、游客有收获,把文旅热变为消费热、投资热、经济热,把一时热变为全面热、有效热、可持续热,把爆发式增长变为细水长流。

第三,文旅“出圈”为城市发展提供新思路。此轮走红的并非传统文旅强市,有些地区甚至只能算三四线城市,却表现出以本地生活为突破口,多个城市形成轮动式出圈、裂变化传播、接棒式发热、连锁反应式发展。这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具有很分享好的借鉴意义。发展文旅未必需要上大项目,立足服务本地居民、创造美好生活体验,也可能有出圈机会,实现“主客共享、近悦远来”。

第四,避免网红城市套路化,创新打造个性化“城设”。反复传播“宠粉”“抄作业”易形成审美疲劳,扎堆讨好年轻人见效快但竞争激烈。除年轻人外,还有中等收入群体、亲子消费群体、银发经济群体等客群待挖掘。各地可结合实际,打造自己的“网红”。

第五,加强文旅经济区域合作,更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当前城市文旅热呈“点状散发、群众自发”之势,轮动速度较快。网络文化具有全球互联互通的特点,美食、美景、中国传统文化等在全球范围都有高度吸引力。可进一步加强城市间、区域间联动合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旅游资源、产业规划统筹考虑,配套互补,形成各自有特色、整体一盘棋的良好格局,提升整体竞争力,吸引区域外及境外客源,延长城市网红周期。

当前,网红城市热还在持续,无法预知谁是下一个“幸运儿”,但每一个网红城市的出现,都是城市与消费者双向奔赴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活力与信心的体现。一个个城市轮动发热,既弹奏出各自的独特旋律,又共同构成了壮丽的中国经济交响乐。(调研组成员:陈发宝 佘 颖 张 雪 姜天骄 张 毅 王金虎 吴陆牧)


追梦“老男孩”和他的农民工俱乐部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家乡村振兴信查甜心包養網息门户

2月13日,在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农民工俱包養網乐部,李俊岐(右一)与俱乐部成员在总结当天演出经验教训。

2月13日,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欢歌笑语,往日机器轰鸣的车间被临时改造为演出舞台,李俊岐带着一群来自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农民工俱乐部的“演员”,为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工人们送上一场精彩的慰问演出,共同迎接元宵佳节。

今年7包養2岁的李俊岐是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村村民,他酷爱文艺,作包養词谱曲、弹奏演唱样样在行。随着经济发展,楼底村周包養網边工厂不断增多,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也随之快速增加。为更好地丰富大家业余文化生活,他和村里的文艺爱好者们于2011年11月成立了楼底农民工俱乐部,自费购置音乐器材、音响设备、服装道具等,“我原来在县文化馆工作过,后来辞职开工厂,一直有个文艺梦。”

俱乐部由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67名成员,不光是附近村镇,还有很多石家庄市里和外县区的爱好者大老远跑过来加入俱乐部。表演队、战鼓队、民乐队、曲艺队,俱乐部成员分工明确,所有节目都是自己创作、编排、演出。

如今,楼底农民工俱乐部已经小有名气,李俊岐始终坚持以公益演出为主,偶尔有点收入会给俱乐部成员发放饭费或交通费。李俊岐说:“我一直坚持文艺梦想,有朋友叫我‘老戏骨’,也可以称呼我追梦‘老男孩’。”

新华社包養網记者 骆学峰 摄